读懂新年贺词中的“奋斗密码”******
旧岁已展千重锦,新年再进百尺杆。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前夕,发表了温暖明亮、直抵人心的新年贺词。透过新年贺词,我们可以从“年终盘点”中找寻奋斗的身影,从“频频金句”中感受时代的温度,更能从“惦念嘱托”中获取奋斗的“密码”。胜利属于奋斗者,星光不负赶路人,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当从新年贺词出发,瞄准未来中国的美丽图景,用奋斗的姿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。
勇担奋斗之责。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,我们看到了“上天、入地、下海”的科技之美,看到了冰雪健儿奥运盛会上的竞技之美,看到了祖国广袤土地上硕果累累的丰收之美……这些“美丽画卷”的形成源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,源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之力。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,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。光景越是美好、征途越是光明,越需要我们持续奋斗、勇毅前行,越需要我们争做“主人翁”,始终做到把自己摆进事业中,把责任扛在肩膀上,不断强化“强国有我”的奋斗担当,奋力把党的二十大绘就的蓝图变成现实,继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。
砥砺奋斗之志。2022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,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斗的志气没有消磨,攻坚的毅力没有减退,一幅幅平凡英雄的斗争光影令人难忘,“疫情要防住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”的要求在克难攻坚中得到落实,中国经济顶住压力、稳中求进。事实证明,志之所趋,无远弗届;志之所向,无坚不入。迈向新征程,风险与机遇同在、挑战与发展共存,我们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“路虽远,行则将至;事虽难,做则必成”的殷殷嘱托,在伟大民族精神中汲取源源不断的斗争养分,不断涵养志气和毅力,以最饱满最昂扬的斗争姿态,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。
凝聚奋斗之力。独行者快,众行者远,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提到的“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同舟共济、众志成城,就没有干不成的事、迈不过的坎”。力量源于团结,团结来自人心,团结就是胜利。在过去一年里,我们忘不了“天使白”“守护蓝”“志愿红”以团结之力抗击疫情,忘不了党政军民团结一心抢险救灾,也忘不了冬奥会上冰雪健儿传递出“更团结”的心愿……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,每个人都不是“孤勇者”,都是参与者、书写者、奋斗者,只有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才能凝聚起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、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的磅礴力量。
走过泥泞,方知大道珍贵;历经风雨,更觉阳光美好。2023年如约而至,在新年贺词这首温暖的“新年序曲”之下,让我们勇担奋斗之责、砥砺奋斗之志、凝聚奋斗之力,去迎接明天更有力量、更有希望的中国!(张磊)
(新春走基层)根雕里的“幸福年” 山西非遗传承人巧手贺春来******
中新网长治2月3日电 题:根雕里的“幸福年” 山西非遗传承人巧手贺春来
作者 吴琼 田伟男 冯梦倩
选材、构思、雕刻、打磨、上漆,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,在“顺潞根雕”非遗传承人苗魁宁的巧手下,一只栩栩如生的“兔子”呈现在大家眼前。
辞旧迎新,寅往卯来,苗魁宁希望以“兔”为题创作作品,表达对新年的祈愿。“为了表达对兔年的美好祝愿,我专门制作了一个幸福吉祥兔。”苗魁宁告诉记者,上面是牡丹,代表花开富贵,兔子在花篮里卧着,代表幸福美满。
根雕,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,以树根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,通过构思立意、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,创作出人物、动物、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。
49岁的苗魁宁已有30年的根雕制作经验,穿着脏兮兮的工作服、戴着专业的防尘口罩赶制作品是他的工作常态。在他的工作室里,大到放东西的架子、小到工作用的凳子,都是其亲手打磨,多年来,他所雕刻的作品数量近千件。
见到苗魁宁时,他正在挑选树根,常人眼中不起眼的树根,在他看来却都是“宝贝”。“我以前是木工,1994年,第一次接触到根雕。”苗魁宁说,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发现了一个树根,形状像一条龙,回家后反复琢磨,对根雕产生浓厚的兴趣,从那时起便上山采挖树根开始做根雕。
为了寻找好的根材,他的足迹遍布家乡的大小山头。苗魁宁介绍,根雕是一门减法,必须要进行慎重的思考,才能对根体进行取舍,做出满意的作品。“以前家人、周围人对我从事根雕不太理解,《龙凤呈祥》是我的第一个作品,它让我慢慢得到了大家的认可,也让我对根雕更有信心。”
春节前,苗魁宁带着他的新作品参加了潞城区特色农产品展销会,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。“参加展销会,就是想把根雕文化推广出去。”苗魁宁说,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,关注根雕,让根雕更好地传承下去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快盈官网地图 |